您的位置:主页 > 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 >

行业动态

WANDUHUANWEI

厂家咨询服务热线:

155-3779-9126

创树“一针穿五线”举措 打磨副中心城市建设“绣花针”

更新时间:2023-08-14 08:17:10   来源:南阳宛都环卫

围绕中心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。一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,就像一面高高竖起的旗帜,能够更有效引领旗下各项工作的突破和发展。“宛美城市绣花针”就是南阳市城市管理局创新打造的全新党建品牌。

图片
图片
8月8日下午,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哲受市委组织部邀请,以《五诚五心带队伍 一针五线绣品牌,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城管力量》为题,在“组工大讲堂”上授课,讲解个人抓班子带队伍的体会,干事创业的工作思路方法,重点讲述市城管局创树“一针穿五线”举措、打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“绣花针”党建品牌的做法,受到部机关干部职工好评。
图片

品牌标识图案由“绣花针”、“W”和南阳城市地标轮廓三个部分组成,整体寓意为“一针穿五线”。品牌标识图案色彩由红、黄、蓝、绿四色组成,寓意“党建红”引领“志愿黄”“城管蓝”“园林绿”

“宛美城市绣花针”党建品牌,主要工作举措是“一针穿五线”,即用一根“城市绣花针”,将“讲政治攀高线”“查问题走实线”“保安全守底线”“为民生穿细线”“创品牌绣彩线”五条线落实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,这也是机关创建“五星支部”的内容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人民城市人民管,管好城市为人民”。

01
“讲政治攀高线”,打造“政治坚定星”机关
 

一是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管理全过程,时时处处以百姓心为心,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,从百姓最关心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,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。

二是树立超常规发展的意识。通过跟班学习,看到南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非常大,城市管理水平低,城市建设薄弱,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,未来面临的困难将更大,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。跳出南阳看南阳,对标先进看南阳,必须抓住机遇,迎难而上,要用超常规的思路举措、超水平的精细管理、超极限的艰苦付出,才能实现南阳城市的高质量快速发展、跨越发展,早日建成名副其实的副中心城市。

三是树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。一座城市,三分靠建设,七分靠管理。必须拉高城市管理标杆,坚持精细化管理,高标准、高效率推进城市管理工作。加大对环境卫生、占道经营、乱搭乱建的整治力度,规范城市市容秩序,提升城市洁净度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,加大各县区园林城市创建力度,加快公园游园建设,持续提高城市“三绿”指标,提升绿化养护水平,解决黄土裸露、缺枝断垄等失管现象,增强群众绿视率、舒适度和家门绿色福利。对标国内一流,完善市政设施、河道管理、园林绿化、市容环卫、公用服务设施等领域的标准规范,制定管理清单、责任清单和流程清单,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,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,探索推行财政购买服务的市场化运作“物业城市”模式。

02
“查问题走实线”,打造“服务有力星”机关
 

弘扬苦干实干精神,把解决具体问题放在城管工作首位,以问题为导向,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,把民生实事落实好。

一是做实活动载体。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加快推进静脉园区垃圾筛分、飞灰处理、餐厨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进度,开展清洁城市美化家园全面打造“干净城市”三年行动和网格化管理评比活动,全力打造“无废城市”“省内最清洁城市”。按照“席地而坐”环境卫生标准,开展最干净道路、最干净小区、最干净公园游园、最干净公共单位、最干净农贸市场、最干净公厕评比活动,着力打造一批“席地而坐”城市客厅示范区域。

二是抓实问题整改。学习先进经验,对网格化管理评比落后单位,建立帮扶机制,开展驻点帮扶、交叉帮扶、会诊帮扶、提级帮扶,设立困难清单和问题清单,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具体问题。开展“老不改”问题整治,深入研判群众诉求,全面梳理“不愿改、改不好、推诿改”三类问题,建立“老不改”问题台账,明确标准、验收程序、市民监督、奖惩激励等流程,倒逼“老不改”问题改彻底。

三是压实网格责任。夯实网格化管理组织、任务、运行、考评、奖惩五个体系,建立闭环处理工作机制,真正把城市管理“触角”向基层末端延伸。学习深圳市“城市管家”先进经验,选取试点,示范引领,以点带面,推动街道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由原来的“单一管理”变为“全面管理”。开展“行走宛城”行动,坚持“马路办公”,深入基层一线,定期开展“回头看”,不断查漏补缺,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、整改不到位不罢休。

 

03
“保安全守底线”,打造“高效廉洁星”机关
 

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上,坚决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,运用好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不断强化日常监管,守好廉洁底线;在业务上,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,大力推进城市安全发展,关口前移、源头管理,守好安全、环保底线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。

一是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。加快推进智慧城管“运管服”平台建设,整合排水、燃气、供水、供热、污水处理等现有数据资源,与城市大脑、智慧城管有机结合,实现“一网统管”,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和城市韧性。

二是开展河道沟渠“双堵”整治。大力整治河道内违章建筑物(构筑物)、渣土、积存垃圾、林木高秆作物等影响河道畅通的障碍物,以及河道涵洞内的淤积物,确保城市内河及支流、沟渠排水畅通,中心城区安全度汛。

三是开展控扬尘、控油烟“双控”整治。城管执法部门落实监管职责,健全从源头管控到末端执法、从工作部署到责任落实的综合治理体系,加大检查频次。

四是开展网线、电线“双线”整治。按照“强弱分设、横平竖直、高低一致、规范有序”的标准,对杂乱缆线统一进行整治,确保安全规范整齐。

五是持续开展“双违”整治。健全违法建设快速联动机制,坚决杜绝“增量”,通过“拆除、整改、规范”等手段,减少“存量”。

 

04
“为民生穿细线”,打造“业务出彩星”机关
 

一是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。学习先进经验,开展“您举报,我奖励”“您留言,我来办”“您来说,我来做”活动。优化“宛手拍”平台功能,完善有效线索举报奖励机制。针对群众留言,发布公告,组织开展专项行动,确保留言真听、真看、真管用。

二是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建设。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,构建我市智慧城管平台,实现数据资源整合,拓展“智慧城管”辐射范围,推进城市管理事项“一网统管”,实现高效率高精度治理。

三是开展公用事业营商环境创优行动。建立完善公用事业评价考核体系,有效监管供暖、供水、供气企业服务质量。科学调度供水生产和管网安全运行,24小时实时监控供水量和管网压力变化情况,确保供水管网水压稳定;开展居民用水“C端接入”行动,杜绝物业方代收自来水费导致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。持续强化储气能力建设,在全省率先开启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准备工作;持续提高供气质量,加大智慧燃气投入,线上线下深入联动,强化应急抢险维修,切实提高供气可靠性;持续开展“天然气、瓶装液化气”双气治理行动,年底完成75.18万户既有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加装安全装置工作,全力办好省定民生实事。督导供热企业开展“冬病夏治”,加强休暖期技改提升,全面开展设施维护检修,处理热力站缺陷,9月底完成第二条供热主管线项目建设,确保供暖季高质量服务民生,我局先后两次荣获“骏马奖”,达到业务出彩的效果。

05
“创品牌绣彩线”,打造“支部过硬星”机关
 

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品牌打造行动,力争在市容市貌、垃圾分类、公厕管理、城管执法、智慧城管、行业党建等方面打造一批精细化管理品牌,一个支部一个品牌,让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让城市管理亮点更亮,特色更鲜明,进一步扩大南阳城市管理在全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。

一是打造口袋公园“宛园”品牌。在现有建成的口袋公园基础上,坚持“微改造精提升”,注重“一老一小”需求,提升功能性,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服务功能,满足市民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的愿景。

二是打造“人民城市驿站”品牌。根据现有公厕的空间、硬件条件,进行改造升级,融入更多的便民服务,形成服务多样、公益便民且带有城市温度、富有南阳特色的人民城市驿站,支部建在驿站上,更好地服务城市管理工作者、室外工作者和周围市民群众。

三是打造“城市绣花针”党建品牌。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,全局党员当“绣娘”,耐心、细心、巧心施针,一针一线缝密压实,把工作落到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。

四是打造“人民满意城管”品牌。实行“开门式”城市综合执法,建立城管执法进社区、进小区、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,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、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脏乱差、堵占消防通道、违规违法建设、水气暖服务质量不高、物业公司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,开展贴身服务执法,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。扎实开展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,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“721”工作法,广泛征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一线城管执法问题,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进一步树立城管执法人员“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实践者、优美环境的维护者、优良秩序的缔造者、服务型政府推动者”的良好形象。